作者:LED文子 近期網上報道:點一盞LED燈就能實現高速上網。最近,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傳出的這則好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該院遲楠教授領銜的課題組,將網絡信號接入一盞1W的LED燈珠,燈光下的4臺電腦即可上網,最高速率可達3.7G,平均上網速率達到150M,創造了“燈光上網”速度的世界紀錄。下個月,10臺樣機將亮相2013年上海工博會。 是炒作,還是真的?到底有無前景?為什么會引起網友共鳴?在此發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搞清楚光什么,一般是指可見光。什么是光?光是電磁波,應該說是電磁波的一部分,能被人類眼睛直接識別的電磁波部分,電磁波在380-760nm的波長段,人眼可以識別,因此被獨立命名為可見的光,或光線。在這個波段內不同的波長有不同的感覺,被人類語言描述為:紅橙黃綠青藍紫。 動物眼睛識別波長不完全一樣,比如:牛、狗夜間也能看清物體。他們都是色盲,因為紅橙黃綠青藍紫是人類描述的語言。 光速是,30萬公里/秒,那電的速度呢?也是30萬公里/秒,因此光電在物理上是一樣的。光速=電磁波=電(本身就是一個東西)。光通常用波長在描述,電磁波用頻率在描述,這是給我們造成光與電磁波沒有直接關系的原因。所以光能上網大眾很好奇,值得研究,能立項。能理解光的本質后,你還會好奇嗎? 光電速度相對恒定,光速=波長×頻率。代入公式計算出光線的電磁波頻率分別是: 顏色 頻率(THz) 波長(nm) 紅 384-482 622-780 橘 482-503 597-622 黃 503-520 577-597 綠 520-610 492-577 藍 610-659 455-492 紫 659-769 390-455 波長和頻率成反比。波長越短,對應的頻率也越高。對應光線頻率段在THz,越高頻率段傳輸距離越近,要得到長距離勢必要加大發射功率,這是一般不選擇光波作為無線點傳輸的原因。波長越長,頻率越低,穿透性越好。 收音機波段: 中波收音機:525-1600KHz ,300公里,基本可以完整覆蓋一個省。 短波是指頻率:3~30MHz,100-1000公里 調頻波段:88-108MHz 幾十上百公里,大約一個城市范圍。 手機波段: 2G、3G頻率段:900/1800/1900MHz 頻段; 4G頻率段還沒有正式敲定,頻率肯定越來越高,覆蓋范圍只有幾百米。未來可能每公里都要有一個基站。 初步了解了‘光’的本質后,再來看用于數據發射并不奇怪。為研究課題還可以,要是這個項目花了大筆納稅人的錢,那就不應該。和現有的產品相比,本質上就是選擇的頻率點不同而已。 原來為什么不用光波段,用光波段傳輸意義有多大,需要深入考慮。 白天也需要將燈點亮嗎?每個燈具上都安裝上發射裝置成本會怎樣? 晚上睡覺我也想下載數據怎辦?我看燈具上網只有很小的細分市場,娛樂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