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沒事嘮嘮 昨天要測幾個光學參數需要改電流,就讓手下的幾個實習生拿了幾塊板子去改。相關的電路他們也快研究了一個月了,也跟他們指明了板子上電流反饋回路在哪邊,有哪幾個電阻需要做調整。本以為很簡單的事情,交代清楚了就早點回去了! 結果今天一來傻眼了,光學數據沒拿到,給他們的三塊板子,一塊有點糊了,一塊很多器件都沒有,還剩一塊好的,他們不敢動了。給我的答復也有點讓人吐 血,說電阻太小,用烙鐵換不下來,結果溫度太高放的時間過長把邊上都燒黑了,還有一塊用熱風*換的,結果把周邊的器件也都吹散了。 其實他們來公司之后就跟他們說過沒事都去實驗室拆拆電路板,摸摸各種設備,但是一個多月過去了看到他們上班時間基本都還是在電腦面前盯著,看電路圖 查datasheet,還在玩各種設計軟件仿真軟件,理論原理說的也是一套一套的,工作也不能說不認真,但是動手能力真的是不咋地。 其實我并不是認為理論不重要,但是作為一名電子工程師,最基本的烙鐵技術還是需要的吧,自己動手拆器件換器件量電路參數這也是最基本的素質,今后總不能專門幫你配個技術員,你拿著電路圖他來幫你焊電路板吧~~~ 國內的工科教育缺少動手實踐,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對現場問題的分析與判斷恰恰又是一名電子工程師最需要具備的能力。學校更多的是學院派,而在 工廠更多的是強調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動手能力差,連最基本的電路板都不會焊接,那還能指望你今后獨立承擔項目,測試和調試demo嗎? 所以我想,什么原理圖啊、PCB繪制啊、仿真啊暫時先讓他們放放,好好的去產線跟作業員學習1-2個禮拜的焊接技術,再回來從最基本的電阻電容電感 認識起,再去了解直流電源,fluke萬用表,泰科的示波器,或許這樣,對他們今后的從業才更加有利,雖然這些本來就是在學校就應該掌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