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選擇接受這項任務的話,即將面臨的挑戰是要讓一個約3磅重的飛行機器人自行起飛,穿越窗口飛進建筑物中,避開安全雷達、飛越長廊、讀取標識、進入正確的房間、找到一個指定的移動盤,準確地把它從電腦中取出后,再放一個假的調包真的移動盤,并迅速離開建筑物以及順利著陸──這些任務都得在10分鐘之內完成。 這聽起來似乎就像是電影《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但這些事實上都是今年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的要求(International Aerial Robotics Competition;IARC)。事實上,這些任務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去年我們贏得冠軍,因為只有我們的機器人能夠順利進出建筑物,但我們的機器人并未完成搜尋移動盤的任務,”帶領其中一支隊伍參賽的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電腦科學系學生Johnathan Bendes說,“今年我們為機器人加上一個可伸縮的磁鐵,希望能讓它找到指定移動盤的任務! 由國際無人機系統協會(AUVSI)贊助舉辦的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已經有18年的歷史了,但今年的競賽才第六屆,因為這項競賽會一直反覆進行,直到有機器人完成任務為止。競賽獎金從1萬美元開始,每年再增加1萬,一直到有機器人團隊完成任務為止。今年這項競賽已經累積到4萬美元了!笆聦嵣线@只是打造機器人必須花費的一小部份而已,但這并不是重點,” Bendes說,“關鍵在于AUVSI故意讓這項挑戰變成不可能的任務。他們并不指望有人第一年就贏得比賽。當一支團隊最終完成任務后,他們已經擁有最先進的機器人了”。 今年的競賽特別具有意義。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最近認證通過兩架無人駕駛飛機可在美國境內飛行──波音公司(Boeing)的Insitu ScanEagle 和AeroVironment公司的Puma。此外,愛德華.斯諾登帶著從CD機密區域取下的機密文件逃離美國后,俄羅斯已獲準他入境了。這項競賽使用像直升機般的機器人飛入建筑物取出移動盤(取代CD),與這些事件的相關性是無庸置疑的。 為了對應亞洲和美洲的27支參賽隊伍,這項比賽在美國北達科塔州Grand Forks與中國北京同步打造相同的建筑物。其中有21支隊伍去年就已經參加比賽了。有幾支隊伍成功在十分鐘內飛進建筑物找到移動盤并著陸帶回,而其中一支隊伍還具備了最佳的靜態設計。 密西根州大學參賽隊伍從頭開始打造其四旋翼直升機機器人,采用了兩臺視頻錄影機、兩個測距雷達以及MEMS慣性測量單元。此外還搭配了一款英特爾Atom處理器、主機板載電腦、無線通訊以及一個標準型Linux筆記型電腦。視頻錄影機的信號串流至筆記型電腦,可執行圖形辨識演算法以確認物體、建立建筑物內部地圖,并找出最快的出口路線。Atom處理器處理所有的即時決策與導航任務。ARM Cortex-A8 (在Gunsix Overo板上)管理傳感器與高度控制,而Atmel Xmega 處理板載數據通訊、電源管理以及安全關機功能。 去年,密西根大學團隊用固定長度的系繩懸掛磁鐵來拾取移動盤,但機器人飛得太靠近金屬椅子,而使得磁鐵吸住了。今年,該團隊改用可伸縮的系繩,讓機器人能在找到移動盤后再降低高度拾取。 ![]() 密西根大學學生開發的飛行機器人幾乎完成所有任務,在去年的國際空中機器人比賽中獲得第一。(來源:美國密西根大學) 該研究團隊表示,如果這項設計獲勝的話,將由密西根大學的衍生公司SkySpecs LLC推出新一代航測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