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外科技網站LaptopMag撰稿人丹尼爾·豪利(Daniel P. Howley)發表評論文章,詳細闡述了蘋果將iOS逐漸拓展至汽車市場的可能途徑。以下是文章全文: 雖然隨著喬布斯過世,iCar成為現實的希望越來越渺茫,但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正努力將Siri等技術融入現有的汽車產品中去。與此同時,汽車制造商們也開始發力,嘗試在他們的車載系統中整合iOS應用。喬布斯生前的夢想,似乎正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逐漸成為現實。而蘋果、微軟以及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又將在一個嶄露頭角的新興市場領域再次發生碰撞。 車輪上的Siri 早在數年前,福特就在微軟幫助下實現了車載系統的語音命令功能。不過,蘋果的Siri正被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們看好。在成功整合Siri的車型中,雪佛蘭Spark EV已經上市,卡迪拉克CTS則將在明年推向市場。而包括奧迪、寶馬、克萊斯勒、法拉利、美洲虎、路虎、奔馳、豐田等在內的眾多其他廠商也有望在近期推出同類產品。 去年夏天,蘋果啟動了Siri Eyes Free項目,該技術能將iPhone的Siri語音助手與車載系統進行藍牙無線或USB有線連接。如此,駕駛員即可在行車途中通過方向盤上的“語音命令”按鈕啟動Siri,在駕車不受影響的同時進行聆聽音樂、回復短信等任務。 AirPlay蓄勢待發 Siri 并不是蘋果進軍汽車領域的唯一武器。在蘋果公布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發現,他們正在為iOS車載服務搜羅人才。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主管分析師邁克爾· 加滕伯格(Michael Gartenberg)認為,人們不能僅憑現有產品來評判蘋果公司在汽車市場的滲透力。 加滕伯格表示,蘋果很可能在更多技術上與汽車制造商合作,從而在導航、在線娛樂等方面開辟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他猜測,蘋果可能借助AirPlay無線流媒體技術,將iPhone或iPad上的應用整合至車載系統中去。 加藤伯格說:“既然iOS中的音樂播放、Siri等都已成功與車載系統接軌,要推測蘋果下一步將會實現那些新功能,以及如何實現它們,并非難事。” 一旦蘋果與汽車制造商達成共識,將AirPlay技術融入車載系統,用戶將會得到如今天Apple TV機頂盒一般便利的功能:只需在iOS手持移動設備上輕輕一點,就可將音樂、照片、視頻甚至游戲等內容傳輸到愛車自帶的屏幕上。 不過,面對同樣的目標,“車聯網”(Connected Car Consortium,以下簡稱CCC)組織有著自己的打算。后者是一個旨在制定移動數碼設備與車載系統互聯標準的組織,其成員包括除蘋果外的眾多智能手機生產商,以及寶馬、菲亞特、戴姆勒、通用、本田、現代、豐田和大眾等汽車廠商。目前,CCC正研發一套名為MirrorLink的技術標準,以期實現與 AirPlay類似的功能。 功能上,MirrorLink可將智能手機顯示畫面以流媒體方式投射至車載系統的觸控屏幕上。而汽車廠商將會最終采用的,是無線版本的MirrorLink,又稱MirrorCast。CCC發言人表示,因不符合該組織的某些準入標準,蘋果沒有成為其成員之一。也許,兩方之間存在某些無法達成的共識。 與谷歌微軟的又一輪較量 在車載系統領域,蘋果的對手并非CCC一家,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也早已染指其中。谷歌方面,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有了多年研發經驗,而起亞、薩伯和雷諾等廠商也已開始將 Android系統融入他們的汽車產品中。此外,奧迪、奔馳已開始在各自的導航系統中整合谷歌地圖、街景等應用。 前文提到,2007年,福特就已在車載系統中采用微軟的技術。目前,大部分福特汽車都已經采用了這一系統。不僅如此,起亞也曾和微軟合作,研發UVO車載信息系統。不過,在2014年即將上市的起亞車型中,新一代UVO系統將棄用微軟技術,轉投Android陣營。 而且,對蘋果來說,其特立獨行不拘一格的企業個性可能成為進軍汽車市場的一大阻礙。對此,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HS高級分析師安娜·布特納(Anna Buettner)認為,一旦蘋果研發出一款汽車專用操作系統,他們也就必須開始遵守某些OEM的市場規則。不過,如同布特納所言,蘋果從來不是一家愿意墨守成規的公司。 不僅如此,在汽車制造業,蘋果還有另外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必須面對,那就是汽車巨頭們慵懶緩慢的創新步伐。通常,一款新車從研發到上市,需要歷時3到5年。正因此,汽車制造商反過來也對蘋果心存疑慮。因為,后者的產品周期不僅越來越短,還可能突然更新技術標準,新一代 iPhone和iPad采用的閃電接口就是例證。 據美國硅谷咨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師本·巴加林(Ben Bajarin)猜測,對此蘋果可能采取與其他競爭對手相同的策略,事先與汽車制造商溝通,告知下一代產品的相關技術細節。巴加林說:“本質上,蘋果必須讓汽車業接納他們打算使用的標準! 下一回合,前景無限 巴加林認為,即使在軟硬件領域同時擁有出色的產品,蘋果仍不太可能推出自有品牌的汽車。要讓iCar遍及全球,將蘋果的軟件與汽車廠商的硬件完美結合,才是更為現實的途徑。 當采用蘋果系統的汽車品牌占據多數后,基于沿襲同一平臺帶來的便利,現有蘋果產品的用戶們無疑會表現出更高的品牌忠誠度。同樣,基于蘋果擁有的巨大用戶群,采用該公司系統的汽車廠商也可以此為賣點,更好的宣傳推廣自身產品。 目前來看,Siri Eyes Free項目僅是蘋果試水汽車市場的第一步。一旦有所斬獲,他們必將在車載系統領域推出更為規模宏大的舉措。巴加林相信,即使競爭激烈,蘋果在這一市場仍處于有利地位。 他說:“蘋果的實力不容小覷。他們擁有在軟件、硬件以及網絡服務生態系統的絕對控制地位。目前也許正是蘋果進軍車載系統,打造又一個業界標桿的絕佳時機!(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