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儀器(TI)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電機驅動技術,它采用TI特有的FAST軟件編碼器算法來控制FOC電機,無需傳感器,可顯著縮短開發周期,全面簡化系統設計。 電機用途廣泛。國際能源署稱,電機消耗全球近一半的電能;提高電機驅動系統的效率有望使全球電力消耗降低9% 到14%。電機技術正在從有刷電機向無刷電機和三相FOC電機演化。 傳統的有刷電機結構簡單、便于控制(普通8位單片機即可)、性能優異,但其可靠性差、噪聲大、振動大、部件磨損大。運轉過程中會產生火花,這限制了它在一些場合中的應用。三相簡易無刷電機則更可靠,尺寸也更小,性能良好,但同樣具有噪音大、振動大、會產生扭矩紋波等缺點。帶傳感器的三相FOC電機克服了前兩種電機的缺點,它噪音小、振動小,性能更好,在動態系統中的效率更高。但這類電機成本過高,傳感器的故障率高,限制了它的普及應用。 新一代三相位FOC-SMO無傳感器電機以算法來替代傳感器,克服了有傳感器FOC的缺點,而性能幾乎可與之媲美,可在眾多應用中良好工作,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FOC是磁場定向控制(Field Orientated Control)的簡稱。如下圖所示,FOC必須知道轉子的精確位置(轉子磁場),用以產生適當的定子磁場,從而定向地輸出最大扭矩。精確位置信息可通過高成本的傳感器編碼器/旋變(resolver)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復雜軟件算法(觀測器)來實現,后者具有 成本較低、無需維修與更換、可在無法使用傳感器的地方使用的優點。其唯一的缺點在于它不適合位置控制FOC。 TI 公司MCU 業務拓展經理吳健鴻先生介紹說,TI 的 FAST(Flux Angle Speed Torque)算法比其它算法更優異。它支持所有同步和異步電機三相電機,需要的電機參數較少,觀測器無需調試,具有更高精度和更高動態可靠性,在零速及過零速時保持穩定,可進行失速恢復,具備更好的帶載啟動性能,可進行自動電流環路調整,而且可提供最高保真反饋信號。 據稱FAST可替代過去的電機傳感器或軟件觀察器技術,顯著降低無傳感器FOC 系統的開發難度。新手只需調用ROM中的完整系統功能就能夠去調整控制增益,而專家僅需從ROM 中調用FAST編碼器功能就能夠完全地定制控制系統。目前該技術通過TI的支持InstaSPIN-FOC 的Piccolo F2806x提供。它已全面通過投產認證。特性如下: Piccolo F2806x:超集Piccolo 系列 •具有FPU 的90 MHz C28x 32 位CPU •256 KB 閃存,96 KB RAM •ROM 中內建電機函數庫 •-40 至105C (T) 或125C AEC Q100 (Q) •80 和100 引腳QFP 封裝 器件型號為TMS320F28062FPNT。注意當中的F代表增加InstaSPIN-FOC 功能。 TI公司稱,采用TI的FOC技術無前期投資,無后續成本或專利費,無額外支持費用,無額外維護費用。InstaSPIN –FOC 的成本會隨產量上升而下降,普及會越來越快。F2806x是100% 引腳兼容器件,可根據需要輕松移植至非ROM 解決方案。TI公司在2013 年將提供廣泛的Piccolo 產品系列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