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崛起,「臺日合作抗韓」再度成為話題,工研院產經中心研究經理楊瑞臨表示,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臺日車用電子IC(www.cogobuy.com)合作,但雙方實力差距十分懸殊,合作空間有限,反倒是平板、智能型手機、電視等傳統3C半導體領域,在索尼、松下等大企業重整過程中,有機會爭取到IC設計代工。 楊瑞臨分析,鴻海入股夏普與聯發科與晨星半導體雙M合體都是今年科技界大事,就像母雞帶小雞一樣,每一家日本大廠的背后,都有培養一大串供應商,它們手上都握有精密機械與光電材料的關鍵技術,他相信,鴻海夏普的合作,將開啟臺日合作的連鎖效應。 不過楊瑞臨說,日系廠商比較封閉,策略布局比較慢,臺日合作要靠政府臨門一腳。 臺灣的晨星半導體,雖已打入索尼與松下液晶電視控制IC供應鏈,但滲透率并不高,楊瑞臨認為,日系品牌雖搖搖欲墜,但他們在顯示器的繪圖、音響與視訊處理的軟硬件專利技術方面,仍領先全球,聯發科等臺灣IC設計廠,可以在日系廠裁員縮編過程,讓臺灣成為日本的IC設計基地。另外,目前全球市占率七成的臺灣晶圓代工業,每年都從美國、日本進口大量的半導體設備,未來再搭配臺灣的精密機械廠,也可以爭取臺日合作。 楊瑞臨表示,臺灣半導體設備進口金額全球第一,但日系設備廠截至目前為止,并未在臺設廠,臺積電未來可以配合政府,爭取設備材料廠在臺設立研發中心,讓臺灣的化工材料人才,進入日系設備廠體系獲得技術,逐漸達到技術外擴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