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暖:在緩解就業壓力上,我們重點抓四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就業崗位。通過大力發展經濟,繁榮發展一二三產業,重點創造工業企業和服務業的就業崗位,來不斷吸納就業主體。二是加強就業培訓。特別是結合新昌的產業特點,出臺扶持政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積極鼓勵職業技術學校增加機械制造、數控車床、醫藥化工等專業課程,引導企業開展訂單式培訓,增強一次就業的簽約率。三是搭建就業平臺。充分發揮縣人力資源市場在調節人力資源供求中的龍頭作用,為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搭建有序的人力資源交流平臺,特別重視推動網上信息平臺建設,建立勞動力供求數據庫和勞動力供求信息網,實現人崗最佳匹配。四是政策扶持傾斜。對就業貢獻大的企業實行一定的稅收優惠,對吸納一定量大學生畢業就業的給予資金獎勵。并重點引導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在政策上給予一定傾斜和優惠。
蘇海南:我們要把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失業率列為國家調控的四大指標之一,從宏觀經濟政策支撐、經濟社會體制改革等多方面繼續采取措施解決好我國的就業問題。
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要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盡快調整經濟結構,尤其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要加大對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因為他們是容納就業的主力軍。
在經濟社會體制改革方面,應當徹底打破城鄉分割的管理體制,改革現在的戶籍制度,讓農民更容易轉為市民,同時也要讓他們享受到和普通市民一樣的社保福利,從而促進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要改革資源配置制度,使之更加公平合理;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從而推動就業。
楊光潤:緩解就業壓力既要從制度層面、社會層面等制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也要從文化層面、人本層面開始加大影響、啟蒙、激勵和引導宣傳,只從制度層面和社會層面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人的因素才是第一位的。多么艱難的環境,總有一批人脫穎而出,迎難而上,不但就業,而且創業,這就是人的問題;如果國家再從制度層面、社會層面等高度營造一個宏觀的良好的就業、創業的大環境,就能讓國家承擔的就業壓力,在民間通過他們的自我激勵、自我創業自我消化了。
教育應與市場接軌
高天樂:現在普通大學太多,而專科類中等技校太少。學校培養出來人才與社會需求不適配,對市場需求缺乏研究,前瞻性不夠,今后應增加專業技術學校,多培養一些有專長的產業工人。另外,綜合性大學要面向市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設面向市場的專業,不要讓供需出現脫節。 計算機就業培訓
從市場需求來看,現在用人單位特別需要專業技能的工人,近幾年從事技能型、體力活的員工需求缺口很大,許多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干技能型的體力活。目前并不缺就業崗位,而供需市場沒對接好。
這就需要國家在政策上加以導向,一方面要鼓勵多元化人才培育模式,大力培養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增強高校招生就業處的市場調研與指導能力,培養出更多創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引導年輕學子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到邊遠地區、艱苦農村、企業一線勞動崗位工作,并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
國家應把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社會穩定了,經濟才能又好又快發展,經濟發展了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明年勞動力市場需求預測,符合“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能源、環保、新興科技等方面專業人才可能需求量更大。
蘇海南:在教育方面要進一步加大義務教育的力度,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逐步實現教育資源的均等化,不能使農村的孩子在教育的起跑線上就與城市的孩子存在巨大差異。大學不能再盲目擴招,應當把精力放在專業的科學合理設置和教育質量的提高上,讓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接軌。同時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不要引導青年人都去當白領,要培養大量的灰領人才,高級技工、技師,這樣才能進步一促進就業。
趙齊:中國經濟從來都面臨著非常復雜的局面,從明清以來就是如此。我不認為“十二五”時期外部所面臨的困難會比過去更多。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感觸,也是我們自己不再堅定,對心里的目標產生了懷疑,甚至因此走了彎路。
現在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放手讓市場解決問題”。我們當前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都是“半調子”市場化造成的。
不要以美國經濟的問題教育中國人,他們是市場化過度,和中國的問題南轅北轍。曾經我們很關注拉美的話題,近些年也提得少了。其實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化問題,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當然如果像某些人一樣提到市場化就是去國家化,就是無政府主義,就是洋買辦,就是滅亡中華民族,那無非就是抬杠,根本沒有理性對話的基礎。
必須轉變就業觀念
邢榮利:目前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并非人多,也并非就業崗位不足,而是就業觀念不正確,虛榮心太強。他們都想削尖腦袋往行政或事業單位擠,盡管有些事業單位工資很低,甚至月工資只有500—800元,他們覺得在這些單位上班名聲好,卻不愿意進民營企業或普通工廠,寧愿放棄民企的高工資高待遇。現在一些大專生、中專生都想進好單位,不去工廠,更不愿意干體力活。現在崗位很多,只是有些人不愿意就業,這導致一方面企業用工緊張,另一方面新增就業群體在擴大。 英泰計算機就業培訓
這個問題也反映出年輕一代缺乏勞動致富與社會道德觀念,缺乏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普遍缺乏吃苦和奉獻精神,都想不勞而獲、一步登天。特別是有些城市孩子還存在“啃老族”現象,不去好好工作,而是待在家里好吃懶做,靠父母賺錢供養。
究其根源,這跟社會以及家庭教育導向有關系,沒有從文化、道德、社會責任等層面去引導孩子,從小培養他們“吃苦、勤奮、奉獻、好學、向上”的精神。
這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信號,國家應下工夫加強國民道德素質教育,并提倡學校開設國學課堂,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國家、民族,要有社會責任意識。國家還應通過政策導向鼓勵孩子到邊遠地區以及農村就業。
董文昭:當前總體就業形勢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就業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劇下降,用人單位招聘意愿明顯下降,而對于我們這些剛剛畢業、即將走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所受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對于就業和擇業這方面問題,我最初的意念是先擇業再就業,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方面,就業和婚姻,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似的,很多人都在一個行業里干了一輩子,就像結婚一樣,不可能隨時想換就能換的。另一方面是興趣,如果當初你對這個工作都打不起一點興趣,那就更別談在這方面發展了。
剛剛進入社會,對于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對于工作的要求應該根據自身的基本情況而定,不應追求過高的薪資待遇,只要不克扣工資,沒有違法犯罪行為,薪資夠自己衣食住行的,就行了。
任建庭:我認為在大學階段,制定明晰的人生規劃,完成部分工作能力的積累,有備而去找工作,會事半功倍;參加工作后,要靜得下心、撲得下身,戒驕戒躁、腳踏實地,多學習做事、做人;平時注意不斷提升自我,機會來臨的時候要敢于、善于把握;找份自己熱愛的工作,干起來會更有成就感,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心懷正義、感恩、愛心,路才會走得更遠、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