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智能手機增長率20%,而整個手機市場的增長率卻只有6%-7%。另有數據統計,智能手機利潤率高達60%,甚至100%。而且諾基亞很大一部分利潤來自銷售symbian系統的智能手機產品。
智能手機可謂是當前手機市場炙手可熱的“饅頭”,微軟、蘋果、GOOGLE也開始了智能手機市場的拼殺,同時華為海思、聯發科、展訊也加緊智能手機芯片的研發。有很多人都認為在本土手機芯片方案提供商發力智能手機解決方案的時候,必然會加快智能手機價格下降,國產手機也迎來發展智能手機的機會。對此,筆者有以下幾個擔憂。
智能機的比拼是芯片?是軟件平臺?
很多人認為國產手機和山寨廠商主要得益于臺灣MTK以及中國展訊手機低廉價格的GSM手機芯片給國產手機帶來了機會。其實,并非如此。以MTK為例。MTK并不僅僅為手機企業提供芯片,而是一套整體解決方案,這套解決方案更為重要的部分不是芯片等硬件,而是軟件。
為何聯發科和展訊不像TI等企業那樣只銷售芯片,而不捆綁軟件?為何諾基亞等企業始終不愿采購廉價的聯發科手機芯片?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致的。一方面國產手機沒有自己的軟件平臺,也沒有做軟件的實力,因此他們需要芯片+軟件一整套解決方案;而且銷售解決方案的利潤要遠遠大于銷售芯片。
而諾基亞、三星等外資品牌均有自己的軟件平臺,他們需要根據自己的軟件平臺來設計產品所以他們不購買MTK的芯片,而選購TI的產品。從目前大多數品牌的國產手機來看,這些產品除了在外觀設計方面有所不同外,軟件菜單、功能菜單等幾乎如出一轍,這就是因為他們采用的是同一個軟件平臺。
而諾基亞、三星等外資品牌,依靠自身的軟件平臺很好的塑造了產品差異化,也很好的塑造了品牌。智能手機比拼的并非是智能芯片,更重要的是對智能軟件平臺的掌控。比如,諾基亞全資控股symbian智能手機平臺,微軟有windowsmobile、GOOGLE擁有android平臺,蘋果擁有MAC平臺,黑莓擁有blackberry平臺,摩托羅拉有linux平臺。此外,智能手機最大的功能是軟件兼容性和可擴展性。這些平臺所有者紛紛開發軟件商店,并通過激勵的方式讓第三方開發者針對自己的平臺開發第三方客戶端軟件。
而華為海思、聯發科均無任何軟件平臺,他們只能購買windowsmobile這個開放的軟件平臺,而這必然會增加智能手機解決方案的成本。另外,winidowsmobile發展至今份額還不足10%,其高價和復雜操控性是被消費者詬病的關鍵點。在symbian、android、 iphone的沖擊下,windowsmobile前景并不樂觀。
本土手機品牌到底差在哪里?
對于國產智能手機芯片解決方案可以降低智能手機門檻之說,筆者并不反對,但是能否成為國產手機殺入智能機市場,并順利搶占份額的關鍵因素,還是個未知數。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國產手機、山寨機和諾基亞、摩托羅拉的最大差別似乎并不是手機功能上的差異,甚至國產手機在功能上要比諾基亞手機都強大。然而手機卻更容易掉漆、手機外殼不規則、手機做工不精細、外觀設計不時尚等,這些工業設計方面的短版才是最為主要的問題。
前不久,筆者拿到一部國產機,帶有CMMB功能,屏幕3.0寸,菜單是3D效果、200萬拍照自動對焦,外殼采用防金屬設計,全屏幕觸摸,鏡面屏幕,這款手機的性能看起來比我手中的諾基亞5320要強大很多。但是再仔細看細節,卻發現該手機屏幕與機殼之間縫隙較大,后蓋推動感覺生澀、外殼噴漆不均勻等工業設計問題嚴重。
由此,筆者不由得想起了國產汽車和合資品牌汽車之間的差別,也同樣是在工業設計等精細化處理上的差異。精細化和工業設計已經成為影響國產手機、國產汽車乃至國產家電超越外資的最大阻礙,也是國產品牌無法實現國際化突破的關鍵所在。
雖然國產智能機解決方案降低了智能機的門檻,但是在工業設計、精細化設計方面如果無法突破,那么國產智能機仍難有作為!最后,為國產智能機送上一句關于工業設計價值的調查數據:“根據美國工業設計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企業平均工業設計每投入一美元,銷售收入會有2500美元”。
歡迎光臨 電子工程網 (http://m.qingdxw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