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在較寬的通帶內使功率放大器增益相對穩定,電路由甲類、丙類兩級功率放大器組成。甲類功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作為丙類功率放大器的輸入信號,丙類功率放大器作為發射機末級功率放大器以獲得較大的輸出功率和較高的效率。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高頻功率放大器電路原理圖
根據設計要求和晶體管實際參數,采用Philip s公司的NPN型高壓晶體管2N5551作為放大管,三極管Q1、電感L1、電容C2組成甲類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線性放大狀態。
三極管Q2和由電感L3、電容C7、C6構成的負載回路組成丙類功率放大器。R1、R2、R3、R4 組成第1 級靜態偏置電阻,調節R2、R3可改變放大器的增益。L1、C2組成一級調諧回路,L2、R5、C4組成的部分在丙類功率放大器基極處產生負偏壓饋電, R7為射級反饋電阻,調整R7 可改變丙類功率放大器的增益。C6、C7、L3組成末級調諧回路, C6 用來微調諧振頻率以獲得最佳工作狀態。C8、C9和L4 組成濾波回路,起到改善波形的作用。R9和C10、R11和C11以及R8和C12均為負載回路外接電阻。集電極可選擇連接不同的負載。
當基極輸入的正弦信號頻率取值在L1、C2 諧振頻率附近時,集電極輸出正弦信號電壓增益最大。C5為射級旁路電容,有效地控制了可能由于射級電阻R3、R4過大而引起電壓增益下降的問題。
當甲類功率放大器輸出信號大于丙類功率放大器三極管Q2的be間負偏壓時, Q2才導通工作。當L3、C7處諧振頻率與從甲類功率放大器集電極獲得的放大輸出正弦信號的頻率一致時,丙類功率放大器工作于諧振狀態,集電極將獲得最大的電壓增益,達到功率放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