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片選型可以說是硬件電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之一,一個好的芯片選型方案不僅可以節約產品成本、為客戶省錢,而且可以節約硬件和軟件工程師的開發時間、使產品盡早推向市場,從而使客戶盡快享受電子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下面結合本人的項目經驗及所學所想與關注本人博客的朋友及同仁一起探討一下芯片選型中的學問及應注意的問題。 芯片選型時需要關心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性能;(2) 成本;(3) 功耗; (4) 典型應用是否方便;(5) 芯片的封裝;(6) 貨源是否充分 (1) 性能 之所以把性能放在第一位,是因為一個芯片的性能優劣決定了我們設計的產品的故障發生率及產品使用壽命,產品的故障發生率及使用壽命最終決定了我們公司的產品及品牌將在客戶心中的地位,因為芯片選型時一定要保證所選的芯片在性能上不能有問題,至少在預見的時間范圍內或在保修期范圍內出現故障及損壞的幾率很低。 芯片性能主要包括功能、工作溫度、儲藏溫度、是否RoHS認證等,芯片選型時必須保證這幾點符合產品的應用要求。例如產品是工業級的,那么芯片的工作溫度一般必須在-40—+85度范圍之外。此外,有的產品還需要第三方認證,因此在性能的選取對于芯片選型至關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而且很多客戶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往往并不會選擇最便宜和最貴的,而且性價比比較高的,因此我們設計產品及選擇何種芯片的最終目標其實也是為實現客戶的所謂“最高性價比”而去努力。 (2) 成本 可以說,芯片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最終成本,因此芯片選型時必須考慮成本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芯片貴一點,其功能和性能會好一點,而便宜的芯片往往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貴一點的,因此必須學會折中。那到底改怎么折中呢?我的建議是在功能滿足需求的條件下以性能為主要考慮性能的提升。 (3) 功耗 現在的產品基本上都是標榜為“低成本、低功耗”,可以成本和功耗對于客戶的重要性。芯片的功耗主要體現在芯片的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上,因此選型時可以通過芯片datasheet中對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的指標描述可大致估計芯片工作時的功耗。目前的芯片很多都是寬壓輸入及具有工作模式、睡眠模式、掉電模式等,因此可以考慮具有這樣功能的芯片。 (4) 典型應用是否方便 典型應用其實就是指芯片的典型電路是否簡潔,如果芯片只需接很少元件即能正常工作,那么選型時應該考慮使用這樣的芯片,因此這時只需在芯片原有典型電路的基礎上稍加上保護電路即可應用于產品設計中去。如果芯片典型電路的外圍電路很多,那么不僅布局布線會很麻煩,而且也不利用產品的小型化設計和低成本設計理念。 (5) 芯片的封裝 由于現在的產品都偏向于小型化設計,而芯片的封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最終尺寸,因此選擇芯片時應考慮的封裝問題。大的封裝便于PCB Layout、焊接及維修但會加大板子尺寸從而增加產品成本,小的封裝可以減小板子尺寸、降低產品成本但會加大PCB Layout、焊接及維修的難度。選型時應分別對待,如果特殊要求,建議選擇中等封裝(SOT23、 TSSOP、LQFP、SOIC等)。 (6) 貨源是否充分 貨源是否充分是指芯片選的是不是很冷門的芯片,如果選的芯片各方面都很不錯,但是貨源很少或者很難買到,那么這樣的選型方案也是不可取的,首先你可能會因為這一顆料沒買到或者供貨周期太長而影響整個項目的進度,其次會為產品的售后維修帶來很大的隱患。 具體芯片選型時可以想讓電子元件分銷商那邊的工程師進行推薦,然后再根據上面的討論進行最終選型,目前我所在的公司主要用的是TI的芯片,選件基本上都是在派睿電子買的,有些是可以申請樣片的。關于電子元件分銷商大家可以去EDN相關網頁進行查看,這里就不多說了。 |
芯片選型可以說是硬件電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之一,一個好的芯片選型方案不僅可以節約產品成本、為客戶省錢,而且可以節約硬件和軟件工程師的開發時間、使產品盡早推向市場,從而使客戶盡快享受電子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下面結合本人的項目經驗及所學所想與關注本人博客的朋友及同仁一起探討一下芯片選型中的學問及應注意的問題。 芯片選型時需要關心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性能;(2) 成本;(3) 功耗; (4) 典型應用是否方便;(5) 芯片的封裝;(6) 貨源是否充分 (1) 性能 之所以把性能放在第一位,是因為一個芯片的性能優劣決定了我們設計的產品的故障發生率及產品使用壽命,產品的故障發生率及使用壽命最終決定了我們公司的產品及品牌將在客戶心中的地位,因為芯片選型時一定要保證所選的芯片在性能上不能有問題,至少在預見的時間范圍內或在保修期范圍內出現故障及損壞的幾率很低。 芯片性能主要包括功能、工作溫度、儲藏溫度、是否RoHS認證等,芯片選型時必須保證這幾點符合產品的應用要求。例如產品是工業級的,那么芯片的工作溫度一般必須在-40—+85度范圍之外。此外,有的產品還需要第三方認證,因此在性能的選取對于芯片選型至關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而且很多客戶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往往并不會選擇最便宜和最貴的,而且性價比比較高的,因此我們設計產品及選擇何種芯片的最終目標其實也是為實現客戶的所謂“最高性價比”而去努力。 (2) 成本 可以說,芯片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最終成本,因此芯片選型時必須考慮成本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芯片貴一點,其功能和性能會好一點,而便宜的芯片往往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貴一點的,因此必須學會折中。那到底改怎么折中呢?我的建議是在功能滿足需求的條件下以性能為主要考慮性能的提升。 (3) 功耗 現在的產品基本上都是標榜為“低成本、低功耗”,可以成本和功耗對于客戶的重要性。芯片的功耗主要體現在芯片的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上,因此選型時可以通過芯片datasheet中對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的指標描述可大致估計芯片工作時的功耗。目前的芯片很多都是寬壓輸入及具有工作模式、睡眠模式、掉電模式等,因此可以考慮具有這樣功能的芯片。 (4) 典型應用是否方便 典型應用其實就是指芯片的典型電路是否簡潔,如果芯片只需接很少元件即能正常工作,那么選型時應該考慮使用這樣的芯片,因此這時只需在芯片原有典型電路的基礎上稍加上保護電路即可應用于產品設計中去。如果芯片典型電路的外圍電路很多,那么不僅布局布線會很麻煩,而且也不利用產品的小型化設計和低成本設計理念。 (5) 芯片的封裝 由于現在的產品都偏向于小型化設計,而芯片的封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最終尺寸,因此選擇芯片時應考慮的封裝問題。大的封裝便于PCB Layout、焊接及維修但會加大板子尺寸從而增加產品成本,小的封裝可以減小板子尺寸、降低產品成本但會加大PCB Layout、焊接及維修的難度。選型時應分別對待,如果特殊要求,建議選擇中等封裝(SOT23、 TSSOP、LQFP、SOIC等)。 (6) 貨源是否充分 貨源是否充分是指芯片選的是不是很冷門的芯片,如果選的芯片各方面都很不錯,但是貨源很少或者很難買到,那么這樣的選型方案也是不可取的,首先你可能會因為這一顆料沒買到或者供貨周期太長而影響整個項目的進度,其次會為產品的售后維修帶來很大的隱患。 具體芯片選型時可以想讓電子元件分銷商那邊的工程師進行推薦,然后再根據上面的討論進行最終選型,目前我所在的公司主要用的是TI的芯片,選件基本上都是在派睿電子買的,有些是可以申請樣片的。關于電子元件分銷商大家可以去EDN相關網頁進行查看,這里就不多說了。 |
芯片選型可以說是硬件電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之一,一個好的芯片選型方案不僅可以節約產品成本、為客戶省錢,而且可以節約硬件和軟件工程師的開發時間、使產品盡早推向市場,從而使客戶盡快享受電子信息時代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下面結合本人的項目經驗及所學所想與關注本人博客的朋友及同仁一起探討一下芯片選型中的學問及應注意的問題。 芯片選型時需要關心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 性能;(2) 成本;(3) 功耗; (4) 典型應用是否方便;(5) 芯片的封裝;(6) 貨源是否充分 (1) 性能 之所以把性能放在第一位,是因為一個芯片的性能優劣決定了我們設計的產品的故障發生率及產品使用壽命,產品的故障發生率及使用壽命最終決定了我們公司的產品及品牌將在客戶心中的地位,因為芯片選型時一定要保證所選的芯片在性能上不能有問題,至少在預見的時間范圍內或在保修期范圍內出現故障及損壞的幾率很低。 芯片性能主要包括功能、工作溫度、儲藏溫度、是否RoHS認證等,芯片選型時必須保證這幾點符合產品的應用要求。例如產品是工業級的,那么芯片的工作溫度一般必須在-40—+85度范圍之外。此外,有的產品還需要第三方認證,因此在性能的選取對于芯片選型至關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而且很多客戶在選擇商品的時候往往并不會選擇最便宜和最貴的,而且性價比比較高的,因此我們設計產品及選擇何種芯片的最終目標其實也是為實現客戶的所謂“最高性價比”而去努力。 (2) 成本 可以說,芯片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最終成本,因此芯片選型時必須考慮成本問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發現,芯片貴一點,其功能和性能會好一點,而便宜的芯片往往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貴一點的,因此必須學會折中。那到底改怎么折中呢?我的建議是在功能滿足需求的條件下以性能為主要考慮性能的提升。 (3) 功耗 現在的產品基本上都是標榜為“低成本、低功耗”,可以成本和功耗對于客戶的重要性。芯片的功耗主要體現在芯片的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上,因此選型時可以通過芯片datasheet中對工作電壓和工作電流的指標描述可大致估計芯片工作時的功耗。目前的芯片很多都是寬壓輸入及具有工作模式、睡眠模式、掉電模式等,因此可以考慮具有這樣功能的芯片。 (4) 典型應用是否方便 典型應用其實就是指芯片的典型電路是否簡潔,如果芯片只需接很少元件即能正常工作,那么選型時應該考慮使用這樣的芯片,因此這時只需在芯片原有典型電路的基礎上稍加上保護電路即可應用于產品設計中去。如果芯片典型電路的外圍電路很多,那么不僅布局布線會很麻煩,而且也不利用產品的小型化設計和低成本設計理念。 (5) 芯片的封裝 由于現在的產品都偏向于小型化設計,而芯片的封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最終尺寸,因此選擇芯片時應考慮的封裝問題。大的封裝便于PCB Layout、焊接及維修但會加大板子尺寸從而增加產品成本,小的封裝可以減小板子尺寸、降低產品成本但會加大PCB Layout、焊接及維修的難度。選型時應分別對待,如果特殊要求,建議選擇中等封裝(SOT23、 TSSOP、LQFP、SOIC等)。 (6) 貨源是否充分 貨源是否充分是指芯片選的是不是很冷門的芯片,如果選的芯片各方面都很不錯,但是貨源很少或者很難買到,那么這樣的選型方案也是不可取的,首先你可能會因為這一顆料沒買到或者供貨周期太長而影響整個項目的進度,其次會為產品的售后維修帶來很大的隱患。 具體芯片選型時可以想讓電子元件分銷商那邊的工程師進行推薦,然后再根據上面的討論進行最終選型,目前我所在的公司主要用的是TI的芯片,選件基本上都是在派睿電子買的,有些是可以申請樣片的。關于電子元件分銷商大家可以去EDN相關網頁進行查看,這里就不多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