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見于:http://www.embcom.net/thread-32732-1-1.html
摘要如下:
夠勤奮、善于溝通、人品好
需要有機會,并且要靠自己去爭取,
學習,是在工作中學,老板是不會讓你不干活而學習的,只能邊干邊學。
技術人員的成長之路分成幾個階段:
1. 入門 1~2年
2. 登堂入室 3年
3. 勤奮至卓越
4. 溝通、協作
5. 對某個行業深入理解,做出產品 5年
第一步 入門-51核心和基本電路
實實在在地做事,老板鼓勁這樣的人。
自救,學校提供不到好的學習條件,就要自救。
在入門這個階段,需要去學習大量的知識,摸清你所在的領域所需要的知識體系,從
最基本的學起
先從51單片機學起,買塊學習板,練Keil C。
看文章,看實物,認識電子元件。
學Protell,畫原理圖、PCB。
第二步:登堂入室
對所在的技術領域的知識進行全面了解,做好知識的儲備,同時徹底掌握單項和多項技術。
看看雜志、BBS、網站上的技術文章、何立民先生主持編著的《單片機應用技術大全》系列,將單片機和它的配套電路,輸入輸出、通訊等等做一個全面的了解。目標是為什么?系統的技術儲備。知道什么問題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決,可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解決的方法,這對以后走上工作崗位,解決實際問題是非常有好處的。
爭取機會,學習高手們的硬件設計。
到工控機的廠家那里看看工控機的板卡和調理板是怎樣設計的,都使用了哪些東西。
一個產品,不是只會單片機就可以了,還需要很多的外圍電路。前向、后向、人機、互相通道等,才能做成一件產品。
參與一個大型產品開發,在其中做一件事情,你可以學到溝通、協作、界面等產品開發的一些要素。
第三步:勤奮至卓越
多付出時間干活,再提高工作效率
一方面,干別人的活,練自己的技術,長自己的本事。另一方面,多干活,才能快速增長本事,技術才能躍變、突破,登堂入室,再得心應手、出神入化。至少,熟練工種是沒有問題的吧。
技術這個東西就是這樣,突破了門檻,就是坦途(要有這樣的信念,并堅信之)
勤奮(可突破門檻,天道酬勤,觸類旁通)
習慣怨天尤人的人需要去看看周立功的文章,看看周老師是怎樣一步步成長的。
第四步:溝通、協作
要善于跟同事溝通,向高手求教,才能學到真本領。
第五步:對某個行業深入理解
當你掌握了單片機、ARM、CPLD/FPGA等高端的技術,應該說,養身立命是沒有問題了,可以解決人生的基本問題了;但是,還想更上一步,就需要對某個行業進入深入的理解和挖掘。
要有韌性,捕捉某個行業的機會,在某個行業內精耕細作,堅持不懈,慢慢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可,產品不斷改進,慢慢打開銷路,最后站住腳,機會來了,一下就發達了。
不需要去從事多個行業,哪個行業都有金子,需要做的是至少在某個行業做到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