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片機在電子產品世界是必不可少的核心元器件,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發展到現在的各種高速單片機……
各大廠商們也在速度、內存、功能上此起彼伏,各顯神通,這讓市場涌現出一大批擁有代表性單片機的廠商: TI、ST、MicroChip、ARM等等。。
而其中,大家應用最為廣泛,也是被普遍認可的最優秀的單片機廠家之二,給大家分析MSP430、STM32這兩款市場被應用廣泛的單片機的優劣勢:
MSP430
MSP430系列單片機是德州儀器1996 年開始推向市場的一種16位超低功耗的混合信號處理器,給人們留下的最大的亮點是低功耗而且速度快,匯編語言用起來很靈活,尋址方式很多,指令很少,容易 上手。主要是由于其針對實際應用需求,把許多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和微處理器集成在一個芯片上,以提供“單片”解決方案。其迅速發展和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 主要取決于以下的特點:
特性
1.強大的處理能力,采用了精簡指令集(RISC)結構,具有豐富的尋址方式( 7 種源操作數尋址、 4 種目的操作數尋址)、簡潔的 27 條內核指令以及大量的模擬指令;大量的寄存器以及片內數據存儲器都可參加多種運算;還有高效的查表處理指令;有較高的處理速度,在 8MHz 晶體驅動下指令周期為 125 ns 。這些特點保證了可編制出高效率的源程序
2.在運算速度方面,能在 8MHz 晶體的驅動下,實現 125ns 的指令周期。 16 位的數據寬度、 125ns 的指令周期以及多功能的硬件乘法器(能實現乘加)相配合,能實現數字信號處理的某些算法(如 FFT 等)
3.超低功耗方面,MSP430 單片機之所以有超低的功耗,是因為其在降低芯片的電源電壓及靈活而可控的運行時鐘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電源電壓采用的是 1.8~3.6V 電壓。因而可使其在 1MHz 的時鐘條件下運行時, 芯片的電流會在 200~400uA 左右,時鐘關斷模式的最低功耗只有 0.1uA
附:MSP430封裝圖:
缺點
1.個人感覺不容易上手,不適合初學者入門,資料也比較少,只能跑官網去找
2.占的指令空間較大,因為是16位單片機,程序以字為單位,有的指令竟然占6個字節。雖然程序表面上簡潔, 但與pic單片機比較空間其實占用很大
應用范圍在低功耗及超低功耗的工業場合應用的比較多
STM32單片機
由ST廠商推出的STM32系列單片機,行業的朋友都知道,這是一款性價比超高的系列單片機,應該沒有之一,功能及其強大。其基于專為要求高性能、 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應用專門設計的ARM Cortex-M內核,同時具有一流的外設:1μs的雙12位ADC,4兆位/秒的UART,18兆位/秒的SPI等等,在功耗和集成度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現,當然和MSP430的功耗比起來是稍微遜色的一些,但這并不影響工程師們對它的熱捧程度,由于其 簡單的結構和易用的工具再配合其強大的功能在行業中赫赫有名…其強大的功能在于:
特性
1.內核:ARM32位Cortex-M3CPU,最高工作頻率72MHz,1.25DMIPS/MHz,單周期乘法和硬件除法。
2.存儲器:片上集成32-512KB的Flash存儲器,6-64KB的SRAM存儲器。
3.時鐘、復位和電源管理:2.0-3.6V的電源供電和I/O接口的驅動電壓。POR、PDR和可編程的電壓探測器(PVD)。4-16MHz的 晶振。內嵌出廠前調校的8MHz RC振蕩電路。內部40 kHz的RC振蕩電路。用于CPU時鐘的PLL。帶校準用于RTC的32kHz的晶振
附:STM32封裝示例圖:
詳細型號如STM32F030C8T6、STM32F103C8T6、STM32L431CBU6、STM32F205ZGT6、STM32F105RBT6、STM32F301C8T6等